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保测评)在浙江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4年,浙江等保测评迎来了新的流程,这将对省内各类涉及网络安全的组织和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浙江等保测评2024年的新流程,帮助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二、等保测评概述
(一)等保测评的概念 等保测评是指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测评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浙江等保测评的发展背景 浙江省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众多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了大量的信息系统。为了应对网络威胁,保障信息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逐步建立并完善等保测评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需求的变化,2024年的新流程应运而生。
三、2024年浙江等保测评新流程
(一)测评准备阶段
确定测评对象 组织或企业首先需要明确需要进行等保测评的信息系统。这包括对内部网络架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进行梳理,确定哪些系统属于等保测评的范畴。例如,浙江某大型企业可能拥有多个业务系统,需要根据业务的重要性、数据的敏感性等因素确定哪些系统优先进行测评。
选择测评机构 浙江省有多家具备资质的等保测评机构可供选择。组织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机构的资质、技术实力、服务口碑等因素。新流程下,测评机构的选择可能需要通过更严格的审核和备案程序,以确保测评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签订测评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测评的范围、费用、时间安排、保密条款等。合同的签订在新流程下更加规范,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合同模板,对各项条款进行细致的规定。
(二)方案编制阶段
系统调研 测评机构对测评对象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业务流程、安全策略等。在2024年新流程中,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可能会有所增加,要求测评机构更加全面地掌握系统情况。
编制测评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测评机构编制详细的测评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测评指标、测评方法、测评工具等。新流程下,测评方案需要经过更严格的内部审核和监管部门的备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现场测评阶段
技术测评 (1)网络安全测评 对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进行测评,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入侵防范等方面。例如,检查浙江某政府机构网络中的防火墙配置是否符合等保要求,是否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网络攻击。 (2)主机安全测评 针对服务器、终端等主机设备,测评其操作系统安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如检查企业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是否及时更新补丁,用户账号管理是否安全。 (3)应用安全测评 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如Web应用的漏洞检测、身份验证机制的有效性等。像浙江的电商企业需要确保其在线交易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止用户信息泄露和交易风险。 (4)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测评 评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以及备份恢复策略的有效性。例如,浙江的医疗数据存储系统需要保障患者数据的安全,并且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管理测评 (1)安全管理制度测评 检查组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人员安全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制度。新流程下,对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更加严格。 (2)安全管理机构测评 评估组织内部是否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其职能是否明确,人员配备是否合理。 (3)人员安全管理测评 考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岗位权限管理等方面。例如,浙江的金融机构需要确保员工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防止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导致安全风险。#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四)报告编制阶段
汇总测评结果 测评机构将现场测评阶段得到的各项结果进行汇总,包括技术测评和管理测评的结果。
编制测评报告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测评报告。2024年新流程下,测评报告的内容要求更加详细、准确,需要明确指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风险等级,并给出合理的整改建议。
(五)整改阶段
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被测评组织根据测评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需要明确整改的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实施整改 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工作,涉及技术层面的漏洞修复、安全策略调整,以及管理层面的制度完善、人员培训等。在新流程中,整改工作的监督和跟踪将更加严格,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六)复测阶段
申请复测 整改完成后,被测评组织向测评机构申请复测。
复测实施 测评机构按照原测评方案对整改后的信息系统进行复测,检查整改效果。如果复测结果符合等保要求,则等保测评流程结束;如果仍存在问题,则需要进一步整改并再次复测。
四、新流程对浙江相关主体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成本增加 新流程下,企业在等保测评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更严格的测评准备工作、可能更高的测评费用以及整改成本等。
安全提升 但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