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规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识别企业的固有风险,尽可能全面地列出企业所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所要识别的风险不能是理论上的风险,而应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遭遇的实际风险敞口,对于特定风险的描述必须准确、详尽并且是书面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种类的风险,比如战略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商誉风险等等。仅仅就合规风险而言,不同行业、经营活动涉及不同地域的企业所面临的合规风险种类也各有不同,因此,每家企业应当根据其自身情况,识别其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种类。
要想准确识别企业的风险敞口,就要求风险评估人员对企业状况进行评估前尽职调查,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层级、业务模式、营销推广、采购招标、投标流程、生产或施工流程、财务制度、用工、业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方式、第三方伙伴关系(包括主要供应商、主要客户以及代理商和外部顾问)等等。
在风险识别工作上,仅有外部顾问/律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内部成员(从最高管理层、部门经理与主管、部门骨干到前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主要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开会讨论(有时候是跨部门间,包括IT、战略规划、投资、运营、法务、人力资源、安保、财务、合规等部门)的方式,头脑风暴一下,主要按照三个标准来罗列各自工作范围内所意识到的合规风险:
(1)与企业活动相关联
(2)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3)能够与其他风险区分开来管控
通常情况下,作为外部顾问,我们会通过面谈、召开引导会议或者组建跨职能工作小组的方式,让企业内部成员参与到合规风险识别的工作中来。面谈通常适用于工作时间安排比较忙碌的企业领导、高管、董事会成员或者部门的高级经理等。引导会议则可以在相同职能部门成员之间召开,有利于通过相互提醒识别出确切的风险种类。至于跨职能工作小组,举例而言,在识别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合规风险上,我们可能会将企业技术部门、法务及合规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业务部门、战略规划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成员聚合在一起,这些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就有可能从不同角度,对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合规风险的成因、后果、可能性及交互作用,提供不同的情报,从而有利于准确地描述、记录相对应的合规风险。
当我们所服务的是超大型、结构复杂并且在地域上呈分布式的企业时,我们也可以采取标准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合规风险识别。这种问卷调查通常采用哥特曼量表(GuttmanScale)问卷的形式开展。但受限于匿名问卷调查形式本身的固有局限性,所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可能较低,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问卷方式还是要与跨职能工作小组的方式相结合来使用。